Hong Kong Emergency Nurses Association

30
Dec

急症室電子化

於2019年5月29日,律郭治及鄧肇堅醫院急症室推行了急症室電子化,讓病人紀錄輸入於電腦系統內。該系統的推行是急症室的重大改變,不僅改變了記錄方式,現有流程亦作出不同程度的調整,務求令運作更為順暢。

介紹


於分流,護士需要於電腦內的分流版面輸入完整的分流紀錄,包括病人的生命表徵,主要申訴及初步檢查處理。

當醫生診症後,亦需於診症頁面輸入病人的症狀,健康紀錄及檢查結果。護士亦會於系統輸入有關治療的記錄,離開目的地及需要的病人文件。

於電腦化後,我們仍未淘汰實體版的急症室紙卡(A&E CARD)。不過該紙卡不會記錄任何的病人紀錄,反而是醫護溝通的重要途徑。為免卻重覆登入使用電腦,醫生會於紙卡上寫上需要之檢查和治療予護士,讓護士能根據紙卡完成,然後再記錄於電腦內。

優點

當各家的手寫書法變為電腦的標準字體後,無論是醫生護士、物理治療師或是醫務社工,都不再需要花額外時間閱讀和再確認病人記錄和醫囑。更重要的是,電腦內清唽的藥物指示使護士錯誤辨認藥物的可能性大大減低,從而減省藥物失誤的機會。

多項系統內的功能為急症室而設,令使用者更方便。例如,在分流輸入不正常的生命表徵後,該項目便會變成橙色提示分流護士,而診症醫生亦可以注意到該不正常生命表徵。在醫生介面中,多項檢查如:X光,血液報告,亦會於完成後自動提示醫生,使醫生能更快掌握病人情況。

限制

該系統同時間只允許一人輸入,多於一人輸入時其他人只能看到唯讀版面。但於緊急病人處理上,急症室護士和醫生都需要同時間閱讀及紀錄病人資料。所以,當遇到病人需要急救,我們便要還原基本步,記錄病人資料於急症室紙卡上。當遇上轉症的病人時,電腦記錄與紙卡並存,情況便更趨複雜。醫護需要小心紀錄及溝通,以便其他接手的部門同事清晰明白。

展望

在各位同事的努力下,急症室電子化已經運行純熟。資訊科技同事亦不斷努力優化系統,使醫護使用更得心應手。寄望在未來日子,急症室電子化能令醫護運作更為順暢,為病人帶來更大稗益。

圖文: Circle Leung (RN/AED/RTSK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