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ng Kong Emergency Nurses Association

16
Apr

eAED Enhancement IPMOE – 在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推行之分享

醫療紀錄趨向電子化是未來的大趨勢,相信大家都已應用到一些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, electronic spreadsheets 如 patient assessment form; digital images 如X-ray, CT image, clinical photos; electronic database 如 clinical guideline及protocol等等。急症室也同樣地朝著 Smart A&E及醫療紀錄電子化的方向邁進,Smart A&E 則如在網上APPS可看到急症室等候時間等,而醫療紀錄電子化在 A&E則首推eAED.

eAED已經在律敦治醫院急症室順利的推行,而IPMOE是eAED中眾多項目中的其中一項enhancement,亦已經在2019年8月27日順利的在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推行。作為第一間急症室推行IPMOE,本人負責統籌與推行此項目,特此分享 IPMOE 的推行情況。

推行一種項目所作的‘Change’過程往往總是遇見困難和阻力,同事必需走出 ‘Comfort Zone’ 。eAED的改變是不完全的依賴實體的 A&E咭作醫療紀錄,並希望日後能做到‘Paperless’,而 IPMOE 則由紙張的MAR轉變為eMAR。在初期也必需有心理准備派藥所需之時間必定比以前較長。在推行最初時我集結了一個急症室IPMOE的工作小組作定期的會議,也密切的與IT和藥房同事作聯絡。而我們所做的預備項目包括寫IPMOE的開藥和派藥流程圖並向每一位同事講解和作個別的培訓,定立 Ward stock以及 non-ward stock 的一覽表,non-ward stock item 如何到藥房取藥之流程,以及有條碼和沒有條碼的 ward stock 藥物,確保所有醫生都有 e-certificate and access right 作 IPMOE 開藥的權限,寫演習劇

同事之培訓:在IPMOE推行之前律敦治醫院急症室已經應用了AMOE,而AMOE推行的目的是作為過度期而最終目的是轉為IPMOE而已。醫生們都懂得如何開eMAR,而在EMW早已採用了IPMOE,故護士們大多都懂得如何應用IPMOE作派藥了,故此培訓的焦點不在於如何派藥而是集中於介紹 IPMOE 配合 eAED 的新 enhancement以及新的 IPMOE派藥流程以配合部門之運作。

硬件之配置:IT部門提供所需的IPMOE派藥 ‘三寶’ (Tough Pad, Scanner 及 Printer),而個別部門則需要購買 IPMOE 的 trolley, 並且需要考慮將 IPMOE trolley 的擺放位置以方便同事以及配合派藥流程上之需要。IT 部門只提供 IPMOE 派藥三寶但不會提供 mouse, keyboard 及 barcode scanner for scan AE number 故部門若想方便流程則需自我增添這類物品附加在 tough pad 之上。本並進行各方的演習,定立 Contingency Plan等等。

​​

購買 IPMOE trolley 的選擇:選購IPMOE trolley 我們選擇了體積較位大一點的如圖右。因為可以在一個台上存放IPMOE三寶,同時兼放mouse, keyboard及AE card scanner。反而圖左的 trolley 只有一個stand,一個小台和兩個籃,用起來較不放便。推來推去時重心也較不穏。

部門必需定立 IPMOE 的應用原則,如在Resuscitation Room 不會用 eAED 及 IPMOE。而一些往常的運作如注射預防破傷風針之流程也因為 IPMOE 而有所改變。同事在 CMS 及 IPMOE的登入及登出次數也多了很多。IPMOE配合了eAED可在 Patient’s List看到哪些病人需要派藥,哪些病人仍然未派藥,哪些病人需要藥後覆檢等等都一目了然。惟一仍未完善的是在 eAED discharge病人時如 IPMOE仍沒有派藥,eAED並沒有 ‘Alert Box’ 彈出來提示同事。故此同事必需檢查核實 IPMOE沒有派藥上的遺漏才安心的 discharge病人。

醫療紀錄電子化在急症室的Enhancement 如 eAED 及 IPMOE 在最初運行之時同事所花的時間用多了。但運作多月之後同事們都慢慢熟習了,也比以前暢順了。本人也特此感謝各位同事的配合和幫忙才得以順利推行。願祝其他 A&E 也能早日順利完成此項目。

文:Eric Tam (APN/AED/RTSK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