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ng Kong Emergency Nurses Association

智能急症室@YCH-AnE
8
Jul

智能急症室 eSmart Health System in YCH A&E

隨著科技進步,許多醫療紀錄都開始踏入電子化的步伐,逐漸減省了人手書寫。最近本部門增添了具無線傳輸功能的生命表徵測儀器,能夠將數據自動傳入醫管局臨床管理系統(CMS)。此舉除了能將所有數據資料直接輸入到CMS內紀錄之外,亦可以用於身處隔離區域內的病人,好讓他們可以自行量度生命表徵,方便護士監察身體狀況之餘亦可減少護士進出隔離區域的次數,減輕受感染風險。

配件 x 6
  1. 具藍芽傳送功能的
    • 血壓計
    • 體溫計(額探式)
    • 血氧測量機
  2. 每位病人獨立用的eSmart Card,以用作連結eSmart儀器上的生命表徵到CMS內
  3. 平板電腦,用作管理從儀器上獲得的生命表徵資料
  4. 可存取CMS系統並已開通eSmart Health 病人配對功能的桌面電腦

程序 Step 1 – 5

    先於桌面電腦配對eSmart Card上的二維碼及病人診症編號 (AE #),然後分配eSmart Card給病人

  1. 先於桌面電腦配對eSmart Card上的二維碼及病人診症編號 (AE #),然後分配eSmart Card給病人
  2. 病人可自行/由護士或病人服務助理指導下,用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登入系統

  3. 病人可自行/由護士或病人服務助理指導下,用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登入系統
  4. 使用血壓計,體溫計(額探式)及血氧測量機量度生命表徵,指數會自動連結到平板電腦上

  5. 使用血壓計,體溫計(額探式)及血氧測量機量度生命表徵,指數會自動連結到平板電腦上
  6. 上傳平板電腦中的指數到CMS系統

  7. 上傳平板電腦中的指數到CMS系統
  8. 護士可以從CMS中的Vital Sign Chart Enquiry 查閱病人的生命表徵,亦可以列印紀錄以作存檔

  9. 護士可以從CMS中的Vital Sign Chart Enquiry 查閱病人的生命表徵,亦可以列印紀錄以作存檔

​​​用後感

由於eSmart Health System的操作比較繁複,未必適合每一位病人自行使用,尤其是本院的病人年齡層偏高,有時候會比較倚重病人服務助理的指導。因此,此系統現時主要於觀察病房內運作,較少機會用於隔離區內的病人。使用上偶爾會有連接問題,希望將來的系統及設備能更完善,並可以配合上electronic AED系統的運作。

撰文 陳燿錕(YCH)